轉職兩年半後,紀錄一些高估與低估的想法
前言
本文紀錄些職涯相關思維上的轉變與脈絡,不限於和轉職相關。
羅馬縱走,抵達馬武特野郡山時景。沒想到經過森林山頭後,會轉變成火燒山後的曠野景致
從轉職前端工程師首份工作後、實際在職的時間來看,約過了兩年半多,前幾天在散步回家的夜路上,突然想記錄些想法,又想到先前聽財報狗 Podcast 時,曾經有個單元,會給受訪者一個詞彙,詢問受訪者認為這個社會普遍對於這個詞彙是高估或低估(大概是這樣,有點忘了),所以順手套用高估與低估的概念,紀錄那些回頭看近年職涯,尤其是轉職後這幾年,認為自己曾高估以及低估的想法。
紀錄於此,除了讓未來自己回顧外,也順帶公開分享,除了讓(逼)自己必須更完善地整理外,或許也能為閱讀的人帶來更多面向的思考。
在正文開始前,先定義高估和低估的意思:
- 高估,不代表已被捨棄或完全不重要,而是代表:曾經認為高價值,但現在覺得還好。
- 低估,不代表被奉為圭臬或最高準則,而是代表:曾經認為沒什麼,但現在覺得蠻重要的。
簡言之,高估或低估是指與過去自己想法相比之下的結果,是一些思維上的轉變,屬於相對而非絕對的意涵,且這些觀點中,會參雜不少個人經驗在裡頭,不能直接套用到他人,僅為提供更多思考的觀點和脈絡。
那些我認為高估的事
有成功經驗者,能帶來下一次的成功
或許是聽聞連續軟體創業家、不斷成功者的故事之類,過往沒特別意識到倖存者偏差的偏誤,加上面試時總會很看重過去專案的成功經驗,所以腦海隱含著「過去的成功經驗,象徵未來成功的機率很高」的觀念。
但若更廣泛地去攝取資訊,會發現曾有成功的人,在接下來的挑戰中失敗的很多,只是不一定被大肆傳頌,如:某些公司想改變或翻身,於是找來特定領域曾有著成功戰果的 CEO/CTO/COO… 來擔任要職,結果多是失敗 ; 以及親身被所謂過去有成功經驗的技術人士帶領後,才發現不是如此。
倒不是說成功經驗完全無法帶來下次成功,而是我認為成功經驗能複製是有前提的:「遇到類似的命題要處理,且有著相似的資源與環境,那麼成功經驗被複製的機率才高。」
但現實通常不是如此。
可能處理的命題類似,但合作的人不同、制度相異或資源不足 ; 可能環境很相似,但處理的命題與領域差異很大,這都會導致成功經驗難以複製,甚至有害,因為不少成功經驗者常會想用同樣的方法論手段,去達成同樣的成功,卻忽略脈絡環境根本不同,最終鍛羽而歸。
延伸討論思考的行動方案:現在如果有機會面試他人(無論是同級或上級),有沒有成功經驗不是最重要的,會想確認:
- 當面對問題或挑戰時,整個思考脈絡與解決方案是什麼?
- 當推動一件事情,遇到不認同的人,處理方式是什麼?
- 當進行解決方案時,中間遇到卡關、非預期問題時,如何應變?
- 上述每個問題,盡量請對方舉具體案例、適時追問案例細解,且確認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、實際做什麼、造成什麼影響(尤其是做什麼,比說什麼重要太多)
- 最好能詢問多位曾跟他緊密合作過的人,對他的評價是什麼
比起成功經驗,我認為執行過程中的思考脈絡、價值選擇、執行能力、應變能力、學習能力等,才是能否合作的重點。
選擇換環境,只是在逃避自我問題,沒有解決問題
或許是被一種常聽見或看見的說法影響:「如果你在一間公司遇到某些過不了的問題,去其他公司,你還是會遇到一樣的問題,只是在逃避。」
由於我的個性易自我批判責備,所以過往容易冒出:面對當下認為解不掉的 XX 問題,若選擇轉換環境的我,是不是只是一位逃避的廢物而已?
隨著近年職涯反思,尤其是轉職前後公司環境的比較等,我認為這個想法太高估自己,而低估環境的影響力。
除此之外,「選擇新環境」,本身就是解決自我問題的一種方式。
舉自身例子而言:
轉職前曾有機會能擔任小主管,但最後因種種原因無法成功,其有個原因多半是帶領/管理的專業或心態能力尚不足的問題,而我也無法在短期內證明我能夠突破這些問題,直到在該公司環境的最後,我依然無法解決此問題。
直到待過不同的公司與團隊,經歷更多主管或 Senior 工程師的領導後,我才更實際了解到領導的方式非常多元,沒有正確答案,只有適合與否,而如果我想嘗試帶領,我也能摸索屬於自己的方式 。
直到換到小團隊環境中,成為該團隊最資深前端(主要是進去後資深者都離職,此時我當過 1 年多前端而已XD),有機會帶領比我更 Junior 的工程師,並從他給我的回饋,以及從旁觀察的 PM 等人回饋中,更清楚自身帶領能力的優勢和劣勢,獲得不錯的進步。
回頭來看,我認爲即便自身的問題是一樣的,但當轉換到新環境時,會遇到新的人們、新的資源、新的機會…,這些由新環境帶來的影響與刺激,都可能給予你更多經驗和幫助,促使你有更多方法或能量解決自身的問題。
現在我認為只要有持續反思和行動,即便你在當下公司/環境有無法跨過的坎與問題,想做出離開這間公司/換個環境的決定,是很 ok 的。重要的是:你知道為什麼做出轉換環境的決定,以及無論到哪個環境,都能試著持續思考和嘗試行動。
嘗試改變的風險,是很大的,要非常謹慎
這個命題去談風險其實有點太廣,但我想不到更好的標題,所以先這樣XD
最主要的經驗來自幾個嘗試:
- 嘗試改變職涯,追溯源頭,我的轉折大概是:農業工作者、蔬果品管店員、線上課程內容品管、前端工程師
- 嘗試轉換公司:目前大約 1–2 年轉換一間,過程中有期待落差大的經驗,因而有間公司待 1 周就離開
- 嘗試改變不佳的前端環境:不合理的 code review 機制、沒有 release 制度、缺少合理的版號控管、低效率的協作機制、缺乏好的 ESLint 和 Testing 環境、不佳的 Web performance 等等
隨著越是嘗試改變自身狀態或小小的周遭環境,就越是認為我以前太過度放大嘗試改變的風險。
過去的我特別害怕工作面向的改變,或者說,很害怕轉換可能帶來的失敗。但風險是可以被更「理性」評估,而不需太過依賴「感受」到改變帶來的不適與害怕,而過於高估風險。
如果能列下改變與不改變所帶來的好壞,接著在找些可信任、思維好的人評估合理與否 (避免獨自的盲點),甚至會發現「長遠來看,相比改變,現在不改變帶來的風險反而更為巨大」。
就此而言,現在想法比較單純些,只要最糟的情況能夠接受、能好好活著,那不該太害怕失敗的風險。(老實說,還是要持續跟害怕失敗的自我懷疑對抗,但勝率的確有變高了,還可以更好的)
技術 Legacy 不該存在,要立即修正
轉職前,首個能稱為網頁作品的,算是 School 最終的個人專案,那時是學習及運用當下最新的前端技術實踐 ; 轉職後,碰巧首幾個深入參與的專案,都是 1 年內建置的,所以沒什麼嚴重的 Legacy。
所以後來遇到 3–4 年以上專案,充滿混亂 Legacy 時(包含技術與商業邏輯的問題一堆),初期很痛苦,會手癢或心癢很熱血地想一次翻掉。
但慢慢會發現:即便那些混亂的 Legacy 存在,產品還是能運行、使用者還是能用,也甚至感受不到 Legacy 的影響。
反而,如果硬是「在還不了解 Legacy 脈絡」的情況下,直接改掉,有時會產生更巨大的問題。
後來認為比起「立刻修正已存在的 Legacy」,更重要的是先嘗試「避免更多新的 Legacy」,Legacy 產生多半與開發規劃與時程、開發團隊協作方式、開發技術觀念等有關,舉例而言:
- 更早或更積極地與 PO / UIUX 溝通開發的需求與項目,是否能用對於技術端也不錯的方式解決同樣的問題、是否能切分 release 讓時程更合理等
- code review 機制 / 開發流程 / release 流程 / 團隊協作的討論與制定
- ESlint / Testing 等等制定以及上 CICD,能夠自動化讓程式更穩健
當然,最困難的永遠是在「時間有限、需求無限」的情況下,優化一切事項,但有做有機會,至少試著慢慢地、一點一滴地避免更多 Legacy 的產生總是好的,無法完全避免,但能夠降低產生的量。
接著如果有機會要改正過去的 Legacy,也該先「盤點項目」,區分優先級、影響範圍:優先級是什麼比較重要、比較急要先改 ; 影響範圍是改動的影響有多大、測試範圍有多大。
項目盤點好後則要「溝通」,和技術主管或團隊溝通認知是否一致、和 PO 需求端溝通是否能安插更多時間處理 Legacy … 總之,很多事可以做,而且要看所在團隊的運行模式、利害關係人來進行。
老實說,最初看到可怕 Legacy 的想法是想逃XDDD 但活得夠久的產品,一定都會有 Legacy,不如嘗試面對試試看,反而能更深入了解它。朝夕相處之下,會理解即便 Legacy 不美,但它終究撐起整個產品的運作,為某些使用者/公司帶來價值。
Legacy 是可被慢慢調教,但不是直接地翻掉,而是循序漸進地改正。目前的想法:
- 先理解產品、理解商業邏輯、理解程式碼
- 比起立刻修正過去的 Legacy,是否能有任何機制方法,避免過快產生新的、更嚴重的 Legacy
- 如果要改善 Legacy,先盤點 Legacy,並列出優先序、影響範圍、改善所需資源等
- 盤點 Legacy 後,可試著與各種利害關係人討論 Legacy,除了有機會排更多時間、人力處理外,也有機會接收到新的想法、解法
不正確的功能或畫面,要盡快修復
我想大多前端工程師們都很在意細節,因此看到些小東西有偏誤、功能有問題時,都會曾有過受不了,想立刻修復的慾望。這想法在「產品規模還小」時易實踐,如:個人專案、剛創建的產品。
但如果產品大、活得久,其實很難顧及全面,或者老實說,不必要顧及全面,因為時間、資源永遠有限,要專注於重要的項目上。
所以重要的是「優先序」,用功能或商業邏輯等方式,排出壞掉項目的優先序,P0 立刻處理、P1 一天內處理 … 等等,假定有些頁面,1 個月甚至 10 人使用都不到,有問題真的有必要現在修掉嗎?有些功能下一季要 sunset 掉,有問題真的需要修 ? 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半年都沒人反應,重要嗎?
因此現在會很在意功能或畫面的影響範圍、嚴重性,並排出優先序(通常 PO 會有決定權,設計師、工程師等可參與討論提供數據佐證),優先續高的才需盡快、立即的修復。
那些我認為低估的事
恢復到良好的健康狀態,所需的時間
常聽到健康對人的重要性,總被鼓勵要多運動、正常飲食、好好睡覺等,但或許是聽多了及沒遇到健康挫折,沒打從心底真正在意過,尤其轉職期間和首份工作初期,較用力地燃燒自己,在壓力不小 + 亂吃亂睡沒運動等等糟糕作息情況下,最後的結果就是身體先出狀況,腸胃發炎潰瘍瘋狂脹氣難以入眠,進而更加影響心靈狀態,導致有陣子頗為憂鬱。而糟糕的身心靈狀態,更導致工作效率變糟、思考能力下降、生活品質減少等等,進而又讓人壓力更大,形成負面循環。
以上來看,已可說是我低估的健康的重要性,但還有個更想提的、被我忽略的是「從糟糕的健康狀態,恢復到良好的健康狀態所需的時間」。
整體而言,我大概花費半年到一年的時間,把身體弄糟 ; 花費兩年多的時間,終於真的將健康恢復到自己認為好的水準。恢復健康所需的時間,比弄糟健康所需的時間,約多出兩倍以上。雖然時間成本高,但還算幸運,因為很多人的健康,是再也回不去了。
在之後嘗試調整工時、作息的情況下,我確實觀察到,平均來說,當我以更健康的身心靈狀態面對工作時,是能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項目、更順暢地與他人溝通,此外,我也有更好的生活狀態,總體而言,是很好的收穫。
職涯是馬拉松,不是短跑,健康的重要,更深地刻畫在腦海中了。
糟糕的人對環境的影響力
基本上「環境對人的影響」我從兩年半前就知道,當時便認為有機會加入 AppWorks School 這個有篩選制度、同儕激勵的環境,對我來說大概是較有效率的方式。關於環境的影響,我認為這篇 為什麼你應該傾盡全力進一個好環境 總結得蠻好的,在此不贅述。
然而,我認為低估的是「糟糕的人對於環境的影響力」。舉例而言,假如讓有著不反思、不學習、說閒話、降低他人效率、說了無法改進等特性的人加入環境,且這種人還過得不錯,沒有被及時直指地糾正或確實地淘汰,那這個環境中原本不錯的人,會逐漸不滿、心累,導致效率就會降低,最後會接連離開或者沈淪。
這是過往的我沒想到的,因為我認為既然壞的環境很難被改變,那麼反之亦然吧?不過就目前經驗來看,我的感受是:老鼠屎真的很容易壞了一鍋粥。
針對這件事,我對於營造好的環境新的想法是:
- 好的環境通常在有問題時,會先檢討制度與流程,而不是針對人
- 但是經歷過幾次問題,發現是人不適合時,必須要確實執行淘汰機制,請不適合的人離開,不然環境就會慢慢變糟,最後甚至救不回去
薪水高低對轉職者的影響
或許是轉職前薪水程度造成的影響:過往薪資有過實領 27k, 30k, 35k 左右的經歷,而且還能在北部活著(不一定活得很好,但能活著)。
最初經過半年左右的訓練後(Appworks School 的訓練方式有興趣自己查,一週至少 70 hr,精實),最初我想開個 45w/year、50w/year 之類,因為我從過往經驗中,始終無法驗證自己到底值得多少薪水,加上也沒太多自信,認為能活下去,就想開這樣。
雖說轉職其中一個原因是想要有更多選擇權,其中牽涉到「資產、薪水」多寡,但想的偏長遠來看會變高,總之沒打算最初幾間能高於過去多少。
幸好後續再跟同儕或朋友客觀討論後,最後至少有開 60w-70w 以上 (有點忘了,也可能是 65–75w/70–80w 之類)。
根據後續個人經驗,更高薪水的助益:
- 更早還清借款,減少心理壓力、有開始累積正資產
- 更快改善生活狀態,特別是不用住在擁擠、黑暗、油煙味的套房
- 更多醫療資源可選,身心有狀況要調整時,有更多錢還是幫助蠻多的
- 更有籌碼轉換工作,更快能累積足夠資產能夠再度嘗試找更適合的公司,或中間想休息一陣補充能量都行
- 談下份薪水時的基準更高,有些公司很喜歡跟你比什麼前份薪水多高(如果想要避開這點,可以不提供或技巧性提供薪水區間)
還有件比較隱含的,有時薪水作為一個判斷依據,篩選掉一些現狀不佳的公司,可能差在「不夠賺錢,因為商模有問題」、「有賺錢,但錢給超級少不重視人才」、「不給過多的錢,因為該部門團隊不受重視」等等。會不會有薪水很低,但很棒的公司和團隊,有可能,但機率相對低。
並不是說,只追求薪水高就好,而是薪水該被視為重要的考量。不會是什麼身為轉職者來說,先找到一份工作最重要,薪水還好 ,而是,身為轉職者,也該有自信地追求對於你自身能力、個人需求下,合理且充足的薪水。
足不足夠看自己的情況定義 ; 合不合理,看職缺條件符合與否、透過查薪水的平台查詢,以及多面試喊喊看。
技術分享對於他人的幫助
身為工程師,有個技術部落格是蠻合理的事情,而我認為自己寫得技術部落格文章都頗長,大概沒什麼人想讀完,且不算是完全獨有的內容或主題,蠻多都有先參考他人的知識,網路上搜一搜有其他講類似主題的文章,所以沒特別認為對他人有助益,主要寫來幫助當下自己的思緒釐清、未來自己的閱讀複習,並且因為是公開,會寫得更認真。
但其實有身邊朋友、陌生讀者和我提過文章對他們有蠻大實質的幫助,雖然人不多,這多少讓我有點驚訝,後來也才多少覺得有寫任何整理過的內容,都可以試著分享出來,或許無意間真的會幫助到某些人。
不過…,我真的蠻混的沒寫幾篇,相比於太多人我真的很廢沒啥產出的量,有時深夜還會覺得不知為何的羞愧。一直有要把持續輸出文章列為目標達成,只是依然沒找到不錯的實行方法(或很強烈的動機?),總之,還在嘗試與摸索,期待未來更新頻率能更高,讓更多人有機會透過閱讀我的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分享而有所收穫。
除了技術部落格外,另外察覺到分享的價值則是在公司內的主動分享,例如曾分享 Web Performance 優化經驗,其實分享前我一直在懷疑是不是查一查就會了,好像不夠深入,真的需要分享嗎?會不會浪費參與者的時間?
但最後想說都做了,就認真地整理,並清楚地公佈分享的大綱、主題、可能有機會學到什麼,讓參與者自己決定要不要花時間來聽,最終分享完畢,有特別找幾位參與者聊,的確有參與者過去沒有做過,雖然的確能自己摸索學會,但有聽過這次分享、有可參考的 Slider 文件,依然能提升上手的效率。
總結來說,我過去早已從太多人的文章、講座中學習到技術或思維,But,我依然強烈懷疑自己分享是否能對他人帶來價值,同時也會擔心誤導他人,經歷過幾次實際的回饋後,確實感覺到我的分享,多少能對於他人感到幫助。
雖多少還是會懷疑,但有越來越願意把自己對於職涯、生活、技術的反思和學習,透過任何形式公開分享,我想即便內容有錯誤,也會有強者指出的,此外,或許真能協助到誰吧。
與價值觀相符的工作者定期聯繫的助益
在與過往合作過、交流過的工作者連結中,我更常處於被動狀態,幸好有一些前同事、前同學不嫌棄,有和我保持聯繫,有些還組成定期的分享會。
當處於多數人工作價值觀相似的團隊時,不太容易察覺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,但當處於多數人工作價值觀相異時,這就很重要。因為定期與價值觀相近、有類似目標、想要一直更好的人們相處討論時,除了思維有機會被刺激外,還能被提醒自己的原則為何,甚至補充難以形容的能量,讓你能持續去面對現實中很多麻煩的事情,因為始終知道,有些人是能理解你、能在你可能往下墜落時,撐著你的,這是很棒的事,也讓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人。
總之,與覺得價值觀相符合、思維能力好的人們保持定期聯繫這件事,比我想得重要不少,我認為可以把它列入我低估的項目之中。
總結
上述的想法,是我現在想到印象較深的思維轉變,細想會有更多,不過就先不贅述,也怕更加流水帳啦。
我認為很多想法沒有盡頭,會隨著際遇不停地反思調整,也很可能在不同職涯或人生階段長成不同的樣子。
或許再過一陣子,又會有思維上的轉變,適合記錄於此就會補充,但也可能過個一年半載,再寫另外一篇記錄新觀點。